雷火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Th17/Treg 免疫平衡的影响雷火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Th17/Treg 免疫平衡的影响发表时间:2024-12-24 09:30 雷火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Th17/Treg 免疫平衡的影响潘小丹,林月华,黄玉龙,范良,郑靓,林承霞,潘燕蝶,张美萃,符秀曼 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67 例AE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 例)和试验组(3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予雷火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肺血管阻力指标、血气指标、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8(CC-chemokine ligand 18,CCL18)、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h17/Treg 免疫平衡的变化。比较两组随访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和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h17 比例、Th17/Treg、血清CCL18 水平、血清IL-5 水平和肺血管阻力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Treg 比例和血清IL-10 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 年内,试验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促进Th17/Treg 免疫平衡,减少急性加重次数,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 【关键词】 灸法;雷火灸;针药并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咳嗽;胸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感染、受寒、吸入有害烟雾等诱因刺激下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加重,甚至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辅助性T 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免疫平衡紊乱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促发作用[1]。目前西医临床对于AECOPD 的治疗以抗感染、抗炎、舒张支气管、氧疗等方法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导致死亡。而AECOPD 反复发作还可导致气道重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2]。AECOPD 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其基本病机为久病体虚及感受外邪,导致痰浊内生,壅阻肺气。痰浊阻肺证是其最常见的证型。治则以扶正祛邪和温阳化浊为主[3]。雷火灸是中医特色外治法,将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采用悬灸法刺激相关穴位,起到扶正祛邪之效,在呼吸系统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所应用[4]。本研究观察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7/Treg 免疫平衡的影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7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1例因依从性差剔除,无失访病例,最终完成31例。试验组失访1例,最终完成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年更新版)》[5]中AECOPE 的诊断标准,目前疾病处于急性加重期,且发病≤7 d;年龄≥40 岁且≤80 岁;中医辨证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 版)》[6]中痰浊阻肺证的辨证标准,咳嗽气短,痰多白黏,呈泡沫状,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胃脘痞满,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本次急性发病未采取中药或中成药治疗;肺功能分级Ⅱ~Ⅲ级;意识清楚,患者本人同意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由于肺纤维化、肺脓肿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或呼吸困难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者;不接受雷火灸治疗者;伴有消化、神经、免疫等系统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者。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年更新版)》[5]的治疗标准,采用氧疗、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以及β受体阻滞剂舒张气道,并予化痰、止咳等对症处理,因感染诱发的急性加重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共治疗14 d。 2.2 试验组予雷火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同对照组。雷火灸取肺俞、脾俞、肾俞、定喘、膻中、神阙、足三里和丰隆穴。取得患者配合,避风,保暖,松衣,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暴露上述穴位部位。仰卧位施灸膻中、神阙和足三里穴,均用单孔的灸盒;俯卧位施灸肺俞、定喘、脾俞、肾俞和丰隆穴,肺俞和定喘穴共用一个四孔灸盒,脾俞和肾俞穴共用一个四孔灸盒,丰隆穴使用两个单孔灸盒。采用恒温雷火灸法;将恒温雷火灸的灸盒对准应灸穴位,用浴巾盖住灸盒顶端,燃烧着的艾条火头距皮肤2~4 cm,大浴巾完全裹住整个灸盒,使得燃烧中的艾条温度保持恒温,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觉得热痛为宜,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仰卧位施灸20 min,俯卧位施灸20 min。每日1 次。共治疗14 d。 3 治疗效果3.1 观察指标3.1.1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的评分标准。咳嗽气短和痰多白黏为主症,胸闷、纳呆、神疲乏力和胃脘痞满为次症。主症和次症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和重,分别计为0 分、2 分、4 分和6 分以及0 分、1 分、2 分和3 分。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之和为总分。 3.1.2 实验室检测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装于两支真空采血管中。一支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ics FC 500 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 比例和Th17比例,并计算Th17/Treg。另一支室温静置0.5 h 离心,转速3 000 r/min,时长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趋化因子配体 18(CC-chemokine ligand 18,CCL18)、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试剂盒为上海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仪器为深圳迈瑞RT-96A 型酶标仪。 3.1.3 血气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桡动脉血,用美国沃芬GEM 4000 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Pa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 3.1.4 肺功能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德国耶格Master Screen Pneumo 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FEV1%预测值、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肺血管阻力。 3.2 疗效标准[7]临床痊愈:咳嗽、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 有效:咳嗽、喘息等症状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2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则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总分、2 项主症评分和4 项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肺血管阻力比较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和肺血管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预测值、FEV1/FVC 较治疗前升高(P<0.05),肺血管阻力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肺血管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肺血管阻力比较(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4.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4.5 两组治疗前后Th17/Treg 免疫平衡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h17/Treg 免疫平衡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eg 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0.05),Th17 和Th17/Treg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Treg 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Th17和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CL18、IL-5和IL-10水平比较(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4.6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CL18、IL-5 和IL-10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CCL18、IL-5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CL18 和IL-5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CL18 和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Th17/Treg免疫平衡水平比较(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3.6 两组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和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比较试验组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和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4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球成年人COPD 患病率高达11.7%,其引起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6%。中国目前COPD 患者已接近1 亿,由于身体机能生理性衰退、免疫能力下降、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中老年人是COPD 的高发群体,患病率为13.7%[8]。目前COPD 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西医对于COPD 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氧疗、抗生素、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此外免疫调节剂、抗氧化剂等也有所应用[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采用中医治疗COPD 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学理论认为,肺为娇脏,易感受外邪。如《灵枢·胀论》所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喘咳迁延反复,使痰浊留滞气道,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医学入门》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0]。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采用中药配方,包括沉香、炮山甲、干姜、茵陈、木香、羌活、乳香、麝香等多味中药与艾绒制成。其燃烧时温度高达240 ℃左右,药力猛、药物渗透力强,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传感共同达到温通经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雷火灸具有扶正固本之功效[11]。范发才等[12]研究认为,雷火灸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病情恢复,但是该研究并未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本研究所取之肺俞穴善调补肺气,补虚清热;脾俞穴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肾俞穴补肾益精,利水消肿;定喘穴止咳平喘,舒筋活络;膻中穴调理气血,疏风散寒;神阙穴固本培元,和胃理肠;足三里穴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丰隆穴健脾和胃,祛湿化痰;诸穴共奏扶正祛邪之效[13-14]。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单次急性加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可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由于雷火灸艾条燃烧时温度高达240 ℃,热能可增强药物渗透力,产生的红外线辐射力可渗透至深层组织10 mm 左右,调节局部及全身免疫状况[15]。 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肺血管阻力和急性加重次数是诊断COPD 病情程度及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16]。本研究结果表明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雷火灸通过悬灸法刺激相应穴位,产生热效应可激发经气,开放局部皮肤腠理,改善周围组织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通换气功能,从而改善机体氧合[17]。 免疫紊乱是AECOPD 患者的重要病理特征,Th17 和Treg 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T 淋巴细胞亚群。Th17可诱导炎症反应,分泌促炎细胞因子[18]。Treg 可调节T细胞活性,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外周免疫耐受。Th17/Treg 失衡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雷火灸有催化剂和调节剂的特性,在施灸后这种被激活的物质不断刺激机体,活化了机体的Th17/Treg 免疫平衡。雷火灸的作用类似抗原,通过温热刺激直接刺激机体,使免疫物质得以激活,类似于“免疫激活素”的作用。CCL18 由先天免疫系统中抗原递呈细胞产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IL-5 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可趋化嗜酸性粒细胞,加重炎症反应[21]。IL-10 是一种抑炎因子,可抑制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2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reg 比例较前升高,Th17 比例和Th17/Treg 均较前降低;试验组治疗后Th17 比例和Th17/Treg 低于对照组,Treg 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IL-10 水平较前升高,CCL18 和IL-5 水平均较前下降;试验组治疗后CCL18 和IL-5 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可促进Th17/Treg 免疫平衡,抑制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这是由于雷火灸疗肾俞穴可调节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 综上所述,雷火灸辅助西医治疗AECOPD 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促进Th17/Treg 免疫平衡,减少急性加重次数,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桂梅,陈蜀,宋云华,等.AECOPD 患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8):184-190. [2] PUTCH A,NIRUPAM A,FAWZ Y,et al.Clinical phenotypes of atopy and asthma in COPD: a meta-analysis of SPIROMICS and COPD gene[J].Chest: J Circulat,Respirat Relat Sys,2020,158(6):2333-2345. [3] 刘成龙,耿立梅,马蕴蕾,等.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22,35(2):153-156. [4] 陈丹,陈春梅,黄沂,等.食疗联合雷火灸治疗阳虚质慢性咳嗽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1):14-17.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年更新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6]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 版)[J].中医杂志,2012,53(2):177-17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36. [8] 黄露,王艺颖,刘涛,等.贵州省40 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5):529-534,553. [9] 梁振宇,陈荣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21 年修订版)修订历程及思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65-166. [10] 刘嘉敏,王露,张树娟,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及证型分析[J].中草药,2021,52(23):7259-7271. [11] 赵怡然,徐丽霞,张夏凯,等.雷火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7):702-707. [12] 范发才,梁玉书,雷海同,等.雷火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10):1563-1567. [13] 范良,卢保强,陈荣,等.雷火灸辨证取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8):861-864. [14] 雷刚,邓冈,韦祎,等.赵氏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的疗效物质基础及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10):1747-1749,1753. [15] 王洋,胡汉通,金娇娇,等.基于随机对照试验探索雷火灸疗法的适应证及高频病种[J].新中医,2022,54(16):144-150. [16]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J].中医杂志,2011,53(1):80-84. [17] 周文俊,戴韫,黄睿,等.陈兴华教授雷火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认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146-150. [18] 张莉,何达,席俊峰.丹酚酸B 通过抑制IL-13/STAT6通路和恢复Th17/Treg 平衡阻滞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10):1893-1899. [19] 张婧,龙瀛,郑相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 和Th17/Treg 的变化及意义[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2,35(10):1039-1044. [20] JRBF A,CA A,PM A,et al.CCL3,CCL5,IL-15,IL-1Ra and VEGF compose a reliable algorithm to discriminate classes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17DD-YF primary vaccination according to cause-specific definitionsscienceDirect[J].Vaccine,2021,39(31):4359-4372. [21] KEITARO N,MASATO W,MITSURU S,et al.Pseudomonas aeruginosa-derived flagellin stimulates IL-6 and IL-8 productio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progression and exacerbation of COPD[J].Experiment Lung Res,2019,45(8):255-266. [22] Locatello L G,Bruno C,Maggiore G,et al.The prognostic role of IL-10 in non-severe COVID-19 with chemosensory dysfunction[J].Cytokine,2021,141(24):15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