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针理疗对四肢骨折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发表时间:2024-01-09 13:20 激光针理疗对四肢骨折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陈颂,马民,董红坤 摘要:目的 探讨激光针理疗对四肢骨折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89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理疗组。常规组44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理疗组4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激光针理疗,对比干预后2组患者肿胀程度、骨折部位微循环指标、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干预3周末,理疗组术后肿胀程度优于常规组;干预3周末踝周径差值水平较干预前降低,理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值分别是(1.06±0.28)cm和(2.28±0.4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干预1周后襻顶血管直径均较干预前升高,理疗组高于常规组,直径分别是(14.72±1.38)mm和(12.31±1.11)mm;管襻积分、流态积分及襻周积分水平较干预前降低,理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骨痂密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理疗组高于常规组,骨痂密度评分干预3周末分别是(1.98±0.84)分和(1.61±0.81)分,干预4周末分别是(2.87±0.84)分和(2.07±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针理疗可改善四肢骨折患者骨痂生长情况,调节肿胀程度,改善其骨折部位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激光针理疗; 四肢骨折; 康复 四肢骨折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疗法,术后可能出现肿胀、感染等[1]。目前,常采用针对性干预改善四肢关节活动功能,但康复周期相对较长[2]。有研究指出,激光疗法可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3-4]。本研究旨在探索激光针理疗对四肢骨折患者肿胀程度、骨折部位微循环及骨痂生长情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89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理疗组。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②均实施手术治疗;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四肢骨折病史;②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③精神障碍;④中途退出或中断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术后肿胀症状、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向其讲解针对性护理的目的及内容。鼓励、引导患者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降低术后肿胀不适感,如读书、听音乐、看电视等,或者引导家属主动与患者聊感兴趣的内容。②应用75%酒精纱布外敷,覆盖无菌纱棉,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3 d。以肢体感知一定压迫感为宜,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1次/2 h,若出现患肢疼痛加重、痉挛、伤口渗血及麻木等,需重新包扎。引导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垫高患肢20°~30°。将10%的酒精盐水冰袋用毛巾包裹, 冷敷患侧伤口内外及前侧,0.5 h/次,1次/d 。直至患者自觉疼痛感明显改善或消失后将冰敷停止。③引导患者进食清淡、粗纤维食物,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④若强烈疼痛且难忍受,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并给予心理干预。引导患者腹式呼吸以自我放松。⑤术后1~3 d,依据患肢恢复状态,适时引导患肢肌肉静力收缩锻炼及远端关节锻炼,15 s/次,15次/组,6组/d。术后1周行功能锻炼,如小幅度四肢运动,术后2周行关节恢复活动,如远端、近端未固定关节的被动运动。待病情改善引导其下床活动,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2.2 理疗组 在给予上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激光针理疗。术后应用ZYS-808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取舒适体位,手术切口充分显露,在皮肤表面 3~5 cm部位放置探头进行照射,0.5 h/次,1次/d,5 d/周,连续干预3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肿胀程度 ①依据《康复功能评定学》[5]评估术后肿胀,即与正常皮肤相比较为肿胀,有皮纹为I度;与正常皮肤相比肿胀相对明显,皮纹消失,无水泡为II度;与正常皮肤相比明显肿胀,皮肤处于硬紧状态,有水泡,无骨筋膜室综合征为III度。②软皮尺绕内外踝尖及跟骨结节一周,测定患健侧踝周径值;踝周径差值为患侧踝周径值与健侧踝周径值的差。 1.3.2 骨折部位微循环指标 采用XW880型微循环检测仪测定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包括襻顶血管直径、管襻积分、流态积分以及襻周积分。 1.3.3 骨痂生长情况 参照《骨与关节损伤》[6]评估骨痂生长,行骨痂X线检查。0分为骨折线处于清晰状态,没有骨痂生成;1分为骨折端处于稍模糊状态,生成少量骨痂;2分为骨折线处于模糊状态,生成中量骨痂;3分为骨折线处于显著模糊状态,生成大量骨痂;4分为骨折线处于完全消失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资料比较 常规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46.32±12.25)岁;肱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3例,尺桡骨骨折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理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3±13.53)岁;肱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2组上述特征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肿胀程度比较 干预3周末,理疗组术后肿胀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2组干预3周末踝周径差值水平较干预前降低,理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3 骨折部位微循环指标比较 干预1周末,2组襻顶血管直径水平较干预前升高,理疗组高于常规组;管襻积分、流态积分及襻周积分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理疗组低于常规组(P值均<0.05)。见表2。 2.4 骨痂生长情况比较 干预3、4周末,2组骨痂密度评分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理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手术治疗为四肢骨折患者的常用方法,现临床术后常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借助局部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速度得以加快,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以及组织代谢,对机体肿胀程度具有一定消除效果[7]。同时还须对患者进行切口干预和功能锻炼,此措施需要患者主动配合,但由于部分患者对疼痛耐受性较低,临床配合度不高,致使骨折部位肿胀、微循环和骨痂生长改善效果较不明显。 研究表明,激光疗法可降低患者机体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表明[8]。本研究结果显示,理疗组联合联合激光针理疗干预后肿胀程度、骨痂密度评分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原因可能是激光疗法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肢体肿胀感[9];激光针的光热效应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通透性,改善机体微循环[10];激光针理疗对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的生成具有刺激作用,利于胶原蛋白合成,推动受损组织的修复进程,从而改善骨痂生长[11]。 综上所述,激光针理疗可改善四肢骨折患者肿胀程度、骨痂生长情况、骨折部位微循环,疗效优于单纯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张娟.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6):2473-2474. [2] 邢晓丽,杨喆,田瑞瑞.专科护士主导的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38-3343. [3] 丁铃,陈郁,顾龙殿,等.激光治疗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2):176-177. [4] 侯琳琳.激光治疗仪对骨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3):86-87. [5] 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 [6] 赵定麟,赵杰,王义生.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3-41. [7] 刘雪,吴慧颖,向世洋.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3):436-438. [8] 廖荣良,何冰.激光、电针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5):100-102. [9] 张玉芳,王慈香.膝关节注射几丁糖配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3): 98-100. [10] 吕婷,丁杰,钱驿,等.高能量激光疗法治疗常见运动损伤与骨科疾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6): 2566-2572. [11] 陈景涛,王新涛.低能量激光治疗在骨科领域的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0,41(2):77-81.
上一篇胰腺癌中医治疗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