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古籍看古人的卫生防疫从中医古籍看古人的卫生防疫发表时间:2024-09-09 15:20 从中医古籍看古人的卫生防疫
摘要: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记录了丰富的医学内容,在保持和加强人民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很早就已经从生产、生活实践中体察到疾病的产生、传播与清洁卫生、蛇、鼠、虫、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其一贯秉持“治未病”的原则,十分注重饮食安全、环境卫生和杀虫灭害。古人的卫生防疫工作始终围绕清洁祛毒,健身禳灾而展开,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医疗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发扬。 关键词: 中医;卫生;杀虫;防疫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体、自然以及宇宙万物之间关系的朴素认知,也包含着大量具有临床价值的理论和医学实践经验。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中医在保持和加强人民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了解中医文化,可靠的途径除了实物和民俗等资料外,最主要、最基本的来源还是大量的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内容丰富,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向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据相关研究,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出现了有关疾病和医药卫生的记载:如甲骨文“”字,即今之“役”,通“疫”,卜辞中商人用来卜问疫病是否会蔓延[1]。到了周代,“医”有了明确的分工。《周礼·天官》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诸官,其中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食医掌王饮食之“调和齐量”; 疾医掌万民四时之疾疠,“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2]。同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清洁卫生、杀虫除害、改善生活环境等活动来预防疾病。在此过程中,古人发明了众多防疫治病的方法,并将之记载于册,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人在长期的探索中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因此,中医一直非常重视“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3]又《灵枢·逆顺第五十五》: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4]“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即无病预防,有病早治。预防疾病的发生,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环境。古人已经从生产、生活实践中体察到疾病的产生、传播与清洁卫生、蛇、鼠、虫、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的祖先在清洁卫生、杀虫除害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5],为中医保健和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古人在清洁卫生方面的良好习惯1.1 饮食方面 中医反映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不少良好的卫生习惯,体现了古人的清洁卫生意识。古书常云“病从口入”,可见病菌多由食物传染进入人体进而产生疾病,《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云: “百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6]古人对饮食卫生非常注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总结经验,并记之于典。通过看、闻等方法来判断不洁和变质的食物,并将之排除在日常饮食之外,从源头上阻断疾病的发生。如《论语·乡党》云:“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7]东汉王充《论衡》云:“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8]一些中医典籍中甚至有专门记录食禁养生的卷章,来向世人科普饮食卫生须关注的知识。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 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猪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解饮食相害成病百件”:“凡六畜自死,皆是遭疫,则有毒。人有食疫死牛肉,令病洞下。”[9]《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志》云:“凡饮食无故变色,不可食,杀人。”又引《朱思简食经》云:“经宿羹臛,不可更温食之,害人。”古人对于饮食卫生的这些认识基本上都是科学的,至今仍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饮水方面 先民们不仅对饮食卫生有着很高的要求,对饮水卫生也同样注重。为了保证饮水卫生,防止疫病的发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重视饮用水的清洁问题。《管子·禁藏》:“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10]古人认为“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得生也”,可见煮沸是一种杀灭水中病菌的好方法。宋庄绰《鸡肋篇》亦强调生水必须煮沸消毒方可饮用:“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本草纲目·热汤》:“汪颖云: 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11]饮生水易滋生人体寄生虫,从而引发疾病。《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崔禹锡食经》云:“食诸生鱼脍及臛而勿饮生水,即生白虫。”“食蛒苏,勿饮生水,即生长虫。”除通过加热煮沸来消灭生水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外,古人还常用加碱、置白矾等方法来净化饮用水。《本草纲目·井泉水》云:“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对于受环境污染导致水质低下的城市井水,李时珍认为不可入药、食、茶、酒,须经过煮沸、澄清,才能饮用。 1.3 环境卫生 与饮食饮水一样,环境的清洁卫生也是古人日常预防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消灭传染源和传染媒介的重要环节,也是杜绝疫病暴发和蔓延的主要措施。《博物汇编·蜎》:“葛稚川之书曰:蠛蠓之育于醯芝,檽之產于木,蛣蟩之滋于污。”《淮南子·说山训》: “膏之杀鳖,鹊矢中蝟,烂灰生蝇。”[12]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污秽烂朽、尘垢众多的场所容易孳生蚊蝇,并开始形成扫尘祛秽的习惯。《礼记·内则》中记载: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13]保持屋宇的洁净,减少周身环境的污染,降低病菌存在的可能,就不容易发生疫病。唐代以后,“扫年”之风开始盛行,家家户户在年末大扫除的风俗延续至今。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云: “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14]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传统。 2 古人在杀虫卫生方面的丰富经验2.1 农业生产 纵观历史,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病虫害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病虫害的内容。《礼记·月令》指出:仲春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孟夏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仲秋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孟冬行夏令,“则国多风暴,方冬不寒,蛰虫复出”。仲冬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15]。由于受蝗灾而导致庄稼失收,饿殍遍野的情况频发,人们逐渐形成治虫理念,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多种防治虫害的方法,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根据前人的研究,古人在农业生产上的害虫防治方法大约有以下5 类[16]: 2.1.1 人工防治 主要采用人力扑打捕灭、烧杀和饵诱等方法。早期杀虫防害的技术还比较简单,人们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用手扑打捕灭以及明火烧杀,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还记载了莽草熏蠹、焚石除水虫等方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齐民要术》中已有用饵诱之法除虫的记载,即将牛羊骨放置瓜苗左右,引诱蚁类攀附后弃之,如此重复数次则蚁害可除。 2.1.2 农业防治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会有意识地选择和调整农业栽培技术,给农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害虫能够生存繁殖的条件,以此达到避免或抑制虫害的目的。如《吕氏春秋·任地》《农政全书·蚕桑广类》等著作都提到“深耕翻土”之法对杀虫有重要作用,能达到“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的效果。“谷干燥者,虫不生; 温湿饐餲,虫生不禁”“若要来年害虫少,冬天除去田边草”,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及时除去杂草以破坏害虫的生息场所。这是从环境条件来考虑和认识虫害发生的原因,对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2.1.3 生物防治 根据万物相生相克的法则,古人善于利用害虫的天敌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一书曾载录在柑橘园中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内容,这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录;《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蜘蛛捕食性的记述;太湖沿岸桑蟥盛发区,群众早有利用死蚕死茧浸汁喷杀桑蟥的方法[17]。除了以虫治虫外,古人还通过保护青蛙和益鸟、饲养家禽( 如鸭) 来防治稻田中的飞虱、叶蝉、稻蝽等害虫。 2.1.4 药物防治 古人选用多种类型的药物来杀虫,植物性的有嘉草、莽草、艾、苍耳、烟茎、巴豆等;动物性的有原蚕矢、鱼腥水、鳗鲡鱼骨等; 矿物质的有石灰、食盐、白矾、砒霜、汞粉等。施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浸水、煮汁喷洒、烟熏或混用等等。根据所治对象、时间、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和方法,具有灵活性。 2.1.5 其他防治方法 利用治虫器械、火光等也是害虫防治行之有效的方法。除虫的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原始时期用简易工具铁丝木棍等逐渐发展到专业的治虫器械,如专治稻苞虫的虫梳、专治粘虫的滑车等。这些治虫器械在专科用书里都有形制和使用方法的说明,并附有插图,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创造和使用的害虫防治方式多样,简易廉便,能够比较好地维持生态平衡,是古人在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代的治虫防害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现代科学方法给予总结和提高。 2.2 医疗卫生 古人重视医疗卫生的历史由来已久,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虫部》云:“昔人谓暑时有五大害虫,乃蝇、蚊、虱、蚤、臭虫也。然蝇、蚊迭为昼夜,蝇可挥拂,蚊可设帐,虱则暑时裸浴,生者绝少,蚤则因土湿而生,夏时土干,亦不甚患,惟此最可憎,无分昼夜,潜身床褥及几闼间,善识人气,伺人一徙倚,即其膏血,肿块累累,如贯珠然,愈爬搔则愈大,痛痒难禁,小儿肉嫩,尤遭其苦,辄号不已。”[18]被列为“五大害虫”的蝇、蚊、虱、蚤、臭虫是人们驱杀的对象。蚊蝇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害虫,尽管人们不堪其扰,但也无须特别花费力气去清除,一般采取直接捕杀的方法或用食罩、竹帘隔绝即可。但对跳蚤、虱子一类体积细小且不易察觉,然一旦侵入人体就危害很大的害虫,则需要人们特别注意,应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去消灭。用药是最常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雄黄、水银、朱砂、百部、藜芦等有良好的杀虫防害功效,历代典籍中均有记载。《证类本草》卷三: “雄黄外黑者为薰黄,主恶疮,杀虫。”[19]《本经逢原·水银》: “《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虫。”[20]《友渔斋医话·药笼小品一卷》:“百部:甘苦温,润肺经,治寒嗽久嗽,杀蚘除虱,烧烟熏柎虫。”[21]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挂艾草和菖蒲也是普遍的做法,二者都是中药,含有挥发性芳油,能产生特殊的草药香,可驱蚊、蝇、蚁,保持清洁。《荆楚岁时记》云: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22]《本草纲目·山蛩虫》: “《淮南子》云: 菖蒲去蚤虱。”时至今日,端午节人们仍沿习着喝雄黄酒、挂艾草、悬菖蒲等习俗,意在杀虫防毒,保持身体康健。究其根本,是因为端午正逢农历五月仲夏,天气炎热,五毒( 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并出,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除了用药,烧烟熏火也能捕灭虫蚁。在敦煌石窟中还保存着一幅“殷人熏火防疫图”,即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熏的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23]。《本草纲目拾遗·河豚子》云:“性有毒,可绝避虱。行箧检秘: 同蟹壳、樟、冰各五分,拌棉花子,安床下,烧烟熏之。”《古方汇精》卷五亦有云: “一臭虫入耳,以鳖甲烧烟熏耳,其虫立死。”总之,为了避免各种虫、蛇、毒蚁的侵害,古人展开各项针对性的卫生防疫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预防虫害固然是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在实际中遭遇毒虫的攻击咬噬,则须立刻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医治。中医古籍的医方类著作中收录了很多专门的药方,可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同虫害而带来病痛时所用。如遇蜈蚣啮人,《本草》云可用桑根汁解毒;《小品方》云割鸡冠血涂伤口或以盐汤渍之可愈;《医门方》则云以鸡屎和醋涂抹伤口亦良。治蜂螫人,《葛氏方》云煮蜂房洗之,烧末,以膏和敷伤口; 《千金方》云可烧牛屎成灰,和苦酒涂之;《拯要方》云用砍桑树所获白汁涂伤口亦良。治蝎螫人,《集验方》云蝎有雄雌之分,若为雄者所伤,痛只在一处,用井底泥敷之,若为雌者所伤,痛在诸处,用屋瓦沟下泥敷之; 《新录方》云煮甘草之服之有效;《广济方》云以水研半夏涂之亦良。古人在野外田涧劳作时,碰到蛇、蚁、毒虫的机会很大,也会预先采取一些方法以避侵害。如《备急千金要方·蛇虫等毒第二》云: “凡行山路草木中,常以腊月猪膏和盐涂脚脛及足趾间趺上,及着鞋靺,蛭不得着人也。”《医心方》卷十八引《小品方》云: “射公,二名短狐,三名溪毒。其虫形如甲虫,有一长角横在口前,如弩檐临其角端,曲如上弩,以气为矢,因水势以射人。……此虫畏鹅,鹅能食之,闻鹅声便不敢来也。……船行入溪,宜将鹅自随。山溪家居,皆养白鹅也。凡入山溪水中采伐者,装鹅矢,带鹅毛以避之也。此虫利耳而盲目,凡人入溪源取水及浴,经涉渡溪者,皆宜以木石遥掷水中作声,其虫应声虚射,毒便泄去也。……掷水法,唯多过左右,广掷之,虫放毒尽,然后过溪也。”从这些详细记载中可见,古人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毒虫、蛇、蚁,往往都会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索其相生相畏的本性,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因症施药。医书中收录的各种廉便有效的医方都是古人对实践的探索以及经验的累积。 3 结语从上述内容来看,先民在卫生防疫方面为后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医古籍集中反映了古人预防疫病的思想原则和治疗方法。首先,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当人体尚处于正常状态之时,通过清洁卫生,养生调理等措施,维持机体健康,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早期古代医学尚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多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邪气侵入人体而导致的。为了避免身体健康受到损伤,古人谨防一切可由五官入内的邪气。医书中反复提及勿饮生水,不可食用病死的动物或已变质腐败的食物,这对预防通过消化系统传播的疫病具有重要意义。而时常清洁周身环境,打扫屋宇,则能够有效控制蚊虫病菌的滋生,这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相一致,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次,古人在杀虫治病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蚊蝇等常见的害虫往往采取直接捕灭的方法;而对于跳蚤、虱子等细小难察却颇有危害的害虫,则通过用药、烟熏的方式进行灭杀。除了保持清洁卫生,从源头上扼杀虫害的生存环境以外,古人还会有意识地利用艾草、菖蒲等具有独特气味的中草药来驱避蛇、鼠、毒虫。在遭遇侵害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医治。中医古籍中保存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古方,至今仍可使用,价值自不待言。 总而言之,古人在卫生防疫方面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内涵所展开的,即清洁祛毒,健身禳灾。其指导思想是“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不论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清洁卫生、养生保健的良好习惯,还是积极探索、忠于实践的治病态度,都是古人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掘和应用古人的经验,发扬我国卫生防疫的传统,更好地为国民保健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M].成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324. [2] 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5:65. [3] 崔为.黄帝内经素问译注[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1. [4] 苏颖.黄帝内经灵枢译注[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56. [5] 何维中.祖国医学在卫生防疫方面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4) :45. [6] 丹波康赖.医心方校释[M].沈澍农,校注.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1772.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 [8] 王充.论衡[M].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82. [9] 王焘.外台秘要[M].高文铸,校注.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875. [10] 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48. [11]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22. [12] 刘安.淮南子[M].顾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38. [13]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412. [14] 吴自牧.梦梁录[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20. [15] 严火其.动物权利论的一种古代形式——中国传统的害虫防治理论和技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8(2) :86. [16] 彭世奖.我国古代农业害虫防治[J].农业考古,1984( 2) :266-268. [17] 李卫伟.中国古代的害虫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 2) :70 -71. [18]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闫冰,校注.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17. [19] 唐慎微.证类本草[M].郭君双,金秀梅,赵益梅,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2. [20] 张璐.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47. [21] 黄凯钧,邢玉瑞.友渔斋医话[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11:193. [22] 宗懔.荆楚岁时记[M].宋金龙,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7. [23] 陈玫芬.疫病之中医预防研究[D].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51 -52.
|